北京大学:培育中国古生物学的“沃土”

2018-09-29 16:06:56

  在我们的星球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无数的物种诞生了,同时,也有无数的物种湮灭。沧海桑田,岁月赋予了这些物种一种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奉献一生,只为寻找化石秘密;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孜孜不倦地还原地球过往的印记。近日,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新华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贡献人物”活动,将发掘这些在古生物化石发现、科研、修复、宣传、艺术展示、文化传承以及保护等方面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物,揭开这些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4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0级的薛逸凡同学发布“一个人的毕业照”,立刻引发全社会的热议,也使所谓的“一个人的专业”——古生物学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学科。

  作为中国著名的学府——北京大学,她一直坚守着这个看上去似乎“小众而冷门”,但实际上却为人们喜爱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

  早在1909年,北京大学创立地质学学科,其中就包含古生物专业,它也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两个理科专业之一。葛利普、李四光等大师都曾在这里任教。100多年来,北京大学以及地质学前辈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葛利普教授在北大给古生物组授课

  1999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后,在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于2008年在元培学院再次设立了古生物专业。这样,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不仅来自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而且也来自元培学院。这个所谓的“一个人的专业”有着一个传承历史积淀的雄厚教学科研团队。这个团队里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7名(包括长江特聘教授1名)、“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1名、副教授3名,在沉积地层学、地球生物学、古植物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优势和自己的特色,在Nature、PNAS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国际合作团队

  北京大学三叠纪国际合作研究团队,也就是培养了“一个人的毕业照”的主角——薛逸凡同学的课题组。2011年,薛逸凡同学二年级时上了团队负责人江大勇教授的主干基础课“古生物学”。他和一些来自地质系内选择古生物专业的同学一起开始在团队内学习和参加科研。那年冬天,江大勇教授带着这帮本科生、研究生和几个青年老师组成团队,来到贵州兴义开展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的发掘。这个团队以广阔的国际视野联合美国、意大利、英国等相关实验室和著名专家,坚持自主野外发掘,并将传统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方法和新方法,如CT扫描与三维重建等相结合,同时,创造性地将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科普宣传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多年来,该团队坚持以探寻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动物演化早期缺失环节为方向,野外足迹踏遍贵州关岭、兴义、盘县,云南罗平,湖北远安、南漳,安徽巢湖,江苏南京、句容等多地。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下,与合作单位在贵州兴义、盘县,安徽巢湖等开展野外系统科学发掘,得到大量珍贵的保存地层信息的化石。2010至2013年间,研究团队在贵州兴义的泥麦古剖面实施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规范、最标准的发掘,这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团队成员们轮流驻守发掘场,测剖面、记录产出化石和层位信息,不让一件化石标本流落在废石堆里,一边监督记录,一边进行学术研究。江大勇教授的培养理念是: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的同学一定要亲自参与野外调研和发掘,对自己的研究区域要十分熟悉,出野外、采集和修复标本都是必要的科研训练。此外还需多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接触国际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学习弥补。

  辛勤的付出终有收获。他们野外发掘取得的珍贵化石为二叠纪末大绝灭之后,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例如巢湖动物群中最早下海的柔腕短吻龙、小头刚体龙的研究成果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发表在Nature和Scientific Reports上;兴义动物群代表海洋生态系统从近岸到远洋转变的关键证据于2017年发表在Palaeoworld上;还包括三叠纪多个不同门类的新属种的发现和命名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多位有志于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研究生。

  这个团队还在古生物科普工作方面做出诸多努力。2016年和2018年,分别举办了两届由北京大学、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化石文化周”。活动以中国特色的精品化石展览、大型展报、大屏幕视频、VR体验等形式,接待数万名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活动宣传了我国为古生物化石保护做出的巨大贡献,宣传了中国古生物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成果,推进了科普工作,同时还探讨了如何推动古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如何进一步促进化石遗迹保护等。这两次活动让更多人知道,古生物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化石,它讲述了亿万年前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故事,是生动且具象的。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各个社会阶层、海内外华人的极大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在许多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了古生物学的种子。

江大勇教授(左一)为中学生做古生物知识科普讲座

第二届北京大学化石文化周主题展活动现场

  回顾北京大学古生物学科历史,许多地质学、古生物学的专家学者都曾为北京大学,甚至我国的古生物学科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葛利普先生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任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在中国26年,培养了270多名地质工程师。中国最早一批地层古生物学家大都出自葛利普教授门下。现在北大燕园内有两位先生的墓地,一个是《西行漫记》的作者,“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另外一位就是葛利普先生,足见他对中国古生物学建设的贡献之大。李四光先生同样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先后任地质系教授、系主任,任教期间诲人不倦,培养出了中科院院士许杰在内的一批古生物学家。当今多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者也是从北京大学出发,开始他们的地质科学研究生涯。

  从1909年到2018年,一个多世纪的学科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者从这里走出去,追溯亿万年前的生命历程,探寻生命演化的密码;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坚守在这里,为我国的古生物学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薪火相传,授业解惑”,这是北京大学古生物学这个团队的坚守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