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专注开启尘封亿年的往事

2018-11-27 13:36:54

        每天严严实实地戴上口罩、打开显微镜、拿起气动笔,笔尖飞速转动,发出轻微的咝咝声……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内,聚光灯下,三位古生物化石修复师开始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

        “古生物化石修复师”这一职业在普通人眼中略显神秘。“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专业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对化石进行处理,使之可用于科研、展览、收藏,有时我们也会到现场参与发掘。”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牵头人齐飞说。

        不同的化石标本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修复精度、修复时间跨度也不一样,但“保护为先”是化石修复始终不变的原则。修复的化石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对于修复质量的要求极高,任何的残损或者细微结构被破坏,都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做到不损伤化石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较高的把握,一些化石甚至可以只做保护、暂不修复。待条件允许时,再重启修复工作。

左到右:齐飞、黄发忠、彭铸

        三年前,彭铸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一名驾驶员,也因此有机会与古生物学家接触,参与了化石的野外发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彭铸对古生物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5年,博物馆扩大规模招聘培养修复师,彭铸报名后跟着两位老师学习化石修复。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彭铸在学习中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接触修复行业时年龄比较大,彭铸经常把生活中的习惯带到工作中,有时修复的一件化石表面上看得过去,经过专家仔细审核却达不到要求,存在很多瑕疵。但他动手能力很强,又对修复化石有着非比寻常的兴趣,近3年的学习中,在老师们悉心地指导下,他不断地钻研,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已能独立进行修复工作。

彭涛

        “我从骨子里热爱化石修复工作,每天来到修复室心情很愉悦,我把化石当作朋友,而修复时就像在跟它们交流,整个过程很享受。”彭铸说,眼前的这具化石已经修复了一年多,每天除了下班回家就是在修复室里工作,这在别人看来很无聊,他却一直沉浸其中,充实又满足。

        像彭铸这样,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自成立起已前前后后培养了5名具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修复师,一直专注而耐心地打造专业技术团队。

        除此之外,修复室多年来不断钻研修复技术和方法,并邀请修复专家前来指导教学,逐渐学习掌握了多种类型化石的修复保护与化石模型制作,积极地拓展业务范畴,尽心承担博物馆不断发展产生的新任务,如参与协助相关科普、宣传等工作,不仅为科研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也持续提升了博物馆馆藏(可用)标本的数量与质量。

        47岁的黄发忠从事修复工作已有19年,老家在贵州省著名的化石产地,1998年他开始接触化石修复,2012年到北京大学进行了专业的培训,2014年来到安徽工作。“刚出土的化石大多包埋在岩石中,我们可通过岩石断面,来寻找化石的踪迹,在保护化石的前提下尽可能还原其原貌,最终成为有科研价值的化石。”黄发忠手里捧着一堆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碎石”,而这背后尘封了亿万年的往事,却躲不过化石修复师的“火眼金睛”。

黄发忠

        2014年,黄发忠在参与“安徽巢湖龙动物群”化石修复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一件鱼龙化石标本的嘴部有疑似牙齿的特征,他随即进行了重点修复,最后部分牙齿被修复出来,这个发现对于科研人员研究鱼龙的习性、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谈及化石修复的重要性,2017年修复室处理的一块早白垩世今鸟类化石令人印象深刻。据了解,盐腺结构是这块化石修复后的新发现,而盐腺通常是部分鸟类和爬行类所具有的排盐腺体,生活在海水环境中的海鸟的盐腺尤为发达,这块今鸟类化石保存有现生鸟类似的盐腺结构,为非鸟类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化石证据。

        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一件正在分娩的鱼龙化石是该馆视为珍宝的“明星标本”。鱼龙作为恐龙时代生活在海洋中的肉食性爬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陆地“重返”海洋成为海生爬行动物,但一些原始种类如柔腕短吻龙偶尔也会返回陆地,鱼龙的生殖方式也一直是研究热点。而这件显示正在分娩的鱼龙化石,正是经修复室专业处理修复的,目前它是发现的最早的鱼龙分娩化石。

        自2011年创立,短短7年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从无到有,培养出多名专业修复师,修复保护了大量重要标本,经修复室修复的化石标本累积数百余件,其中:发现恐龙蛋新类型,建立1科1属1种,即伞形蛋科(新蛋科),休宁伞形蛋(新蛋属新蛋种)。发现中侏罗世恐龙新类型,建立1属1种,即恐龙安徽黄山龙(新属新种)。发现辽西鸟类新类型,建立1种,即安徽地质博物馆长嘴鸟(新种)。发现安徽早三叠世巢湖海生爬行类新类型,建立3属4种:柔腕短吻龙、小头刚体龙、盘乌喙骨马家山龙、马家山龙鱼,极大丰富了巢湖龙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填补了鱼龙早期演化上的缺失环节。

        化石修复有些只需要几周,有些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考验着修复师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尽管重复性很强,却是一个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当科研人员通过修复好的化石,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发表文章,推动科学研究进程时,也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候。”齐飞说。凭着对专业的坚守和专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室团队在将修复化石的道路上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