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盘古杯”科普创作大赛招募令

2023-05-04 16:47:24

此次为了能更好得科普与宣传古生物化石,盘古化石馆将面向大众广发“英雄帖”,举办第一届“盘古杯”科普创作大赛,诚邀每一位化石爱好者,为自己心中喜爱的古生物化石代言。不限年龄,不限题材,不限数量。

绍兴柯桥古镇科普嘉年华暨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将于2023年7月9日召开,获奖作品均会在大会上展出,同时颁奖仪式也将会在大会上进行。

关于大赛

(一)参赛与评选

1、投稿参赛的作品请备注作者姓名、年龄、电话等信息,以方便通知结果。

2、此次大赛获奖者作品将会在七月份的第十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上颁布奖项及展出。

3、获奖者需将原件送至盘古化石馆。

(二)大赛说明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

2、参赛作者拥有出版权、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主办方拥有6个月的展示权(在此期间作品将由主办方保管展示)。

3、大赛主办方拥有参赛作品的出版权及展览权,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

(三)征集内容

1、主题必须与古生物相关。

2、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书画、陶艺、雕塑等形式。

3、以下古生物素材可供参考,创作素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0种,与古生物相关的任意素材皆可。

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是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约1.2亿年-1.1亿年前生存在早白量纪的亚洲。鹦鹉嘴龙和原角龙、三角龙等恐龙都具有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科学家由它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认为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本馆收藏的这条鹦鹉嘴龙,其骨架完整,骨骼细节修复清晰,化石整体呈现为黑色。更为重要的一点,该化石的修复师为这条鹦鹉嘴龙设计了一款支架,使其以生前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巨鬣狗

巨鬣狗(巨霸鬣狗)是一种生活在晚中新世(距今约500-1200万年)大型猛兽,目前在已发现的化石中国古生物学家推测成年巨鬣狗最重可达380公斤,体型超过现今的非洲雄狮。巨鬣狗不仅是个食腐者,同时它还能非常高效的捕食大型食草动物。该化石经过馆长修复后,硕大的头颅无时无刻都在向我们展示其曾经凶猛的姿态。

披毛犀

披毛犀约长3.5米,平均体重1.8吨, 但最大的个体重量可达3吨,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的草本植物。本馆的这块化石最特色的就是其牙齿,这只被掩埋在地下的披毛犀逐渐变成化石,其下颌上的牙齿发生神奇的变化,原本其臼齿上的釉质层在受到高压及巨大温差的变化后,与其牙齿融为一体并保存了下来。

铲齿象

铲齿象是一种生活在中新世时代(距今约1000万年左右)的大型食草动物,它是一种十分特化的象类。它的下颌极度拉长,且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状酷似一个大铲子,故得名铲齿象。这块来自甘肃和政的化石质地非常松软,在修复过程中多次断裂并被馆长修复还原。馆长了更好地展示该化石,亲自设计并制作了安放它的底座支架,使参观者能更清晰地感受其原始形态。

隼在鸟类食物链中位处顶端。隼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由于其年代较近,化石石化时间不够长,硬度较低,使其修复难度大幅提升。在修复过程中,骨骼经常发生断裂,需要在修复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加固。这块化石骨骼保存相当完整,双翼打开可达1.4米。其头部蜷缩在身体下方,呈防御状态,让人不禁联想,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使这位曾经的空中霸主以如此的姿态死去并形成为化石。

剑齿虎

剑齿虎生长的时代,正处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气候寒冷。捕食哺乳动物,包括:美洲野牛、鹿、三趾马等。剑齿虎曾生活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在中国也有大量化石出土,是动画《冰河世纪》里的主角之一。该化石由馆长亲自修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馆长将剑齿的细节也修复出来了,剑齿一侧有细密的小锯齿,酷似一把开了血槽的匕首。

幻龙

幻龙是远古时期鳍龙类的一种,它们体型大小不一,长有锐利的牙齿,捕食菊石、头足动物、鱼和小爬虫等等。尽管它们天生是水栖动物,但幻龙还是很喜欢到陆地上来晒太阳的,就如同今日的龟和鳄一样。本馆收藏的这块幻龙化石为正负双模,此为正模,尾部埋藏在石板中。更为难得的是该化石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是由地下水不断地冲刷形成的,故其化石及围岩表面较为光滑。该化石主体完整,唯独缺少了一只右后肢,不禁让人好奇它是在生前遭受了捕食者的攻击,亦或是在与同类争夺生存资源的时候受到了伤害,还是死后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导致了其右后肢不知所踪。

海百合

海百合是一种海洋里的棘皮动物,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这块海百合结构完整,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周身还保留了许多贝壳与菊石,呈现出了三叠纪时期繁盛的海洋生态。

滇龙

滇龙(滇肿龙)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爬行类动物,生活在距今2.4亿年的三叠纪中期,是肿肋龙类的一属,化石最早发现于云南省罗平县的关岭组,是贵州龙的近亲。原石从岩层里刚开采出来的时候支离破碎,尾部断裂,风化严重。目前的状态是馆长耗时数月清修而成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清修过程中,馆长在滇龙头部发现了一条鳞齿鱼的化石。

鱼龙

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最早出现在中生代。经过对化石标本的研究,古生物学家认为:在三叠纪中期陆地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鱼龙是以海洋中的鱼类、蚌类、其他脊椎动物及头足类生物(菊石、箭石)为食的。本馆的这块鱼龙化石标本,只留存下一个头部。经过馆长的修复后,其上吻部的牙齿清晰可见,并在其中发现了一颗正好被鱼龙咬住的菊石。我们不经联想,是否在远古的时代,这只正在进食的鱼龙因为稍稍地放松警惕,结果遭到了更庞大的捕食者袭击,最后只有头部沉入了海底变成了化石。

(四)格式要求

1、画作纸张大小不小于4K。

2、作品需拍照上传,上传照片画面需包括作品全貌且清晰。

(五)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

2、获奖者可获得对应大赛奖励,一等奖可获得奖金10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100元,优秀奖获得者本馆将会赠予化石纪念品一块。

3、本次大赛所有奖项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品将会在网络上公开展出并进行投票。

投稿方式

大赛投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6月10日

参赛方式

本次大赛投稿方式均为网络投稿

请将作品发送至盘古化石馆微信

联系方式

联系人:盘古化石馆

咨询电话:1892815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