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09:08:05
2025海百合论坛暨
化石村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贾跃明
2025年3月8日
尊敬的俊伟县长,波涌院长、尔龙副局长、华舟主任、德虎常委,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和朋友:
大家上午好!
阳春三月,风和景明、万象更新,在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时节,我们聚济在锦秀宜人的鸣凤山下,沮水河畔,嫘祖故里,诗画远安,隆重举办“2025 海百合论坛暨化石村保护规划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以及全体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诚挚欢迎并由衷感谢各位的拨冗光临、友情捧场!
此次研讨会得到了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局,宜昌市、远安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有力协助,同时还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古生物学会、北京大学、河南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机构、高校、博物馆等的积极支持和指导。借此机会,我还要向为本次研讨会顺利举行付出辛劳和心血、给予关注与帮助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致以真挚谢忱和崇高敬意!
沧海遗珠,岁月沉淀瑰宝。海百合是史前化石珍藏的重要代表,亿万年前曾以优雅之姿摇曳于深海,今天仍以生命不朽的清奇纹路演绎着地球脉动的无敌风采。本次研讨会以海百合为主题,旨在于集思广益、聚智合力,让全国化石研究、管理和科普工作者,有机会在一起就如何重现远古化石之美丽与神奇,分享心得,抒发高见,并期待通过研讨,搭建平台,推动交流和合作,加深了解与友谊,使我们的化石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研讨会的另一个着重点是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化石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乡村振兴。2024年底,习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化石保护化为乡村振兴的积极因素和具体行动。
刚才几位讲得都很好,深受启发,下面,我也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化石保护特别是乡村化石保护意义重大
生命历程如此奥妙,生命征途无比神奇,生命起源与演化所展现的千姿万态和波澜壮阔,既冲击心灵,令人遐思迩想;又充满魅力与诱惑,引发人们亟欲探究,欲罢不能。化石正是地球生命起源与演化的遗存和见证,又是大自然慷慨馈赠且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严格保护、科学认知、 合理利用好古生物化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
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化石保护和管理工作,国务院专门颁布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我国化石保护工作从此揭开了崭新一页,化石保护遂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各级政府的责任和全国同道的使命。
根据有关规定并经严格评审,原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共认定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53处。在对这53处重点化石产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的难点和症结正是对乡村地区、对农村人口聚集地区的化石保护。由于最珍贵的化石往往蕴藏和发现于乡下,而各种化石滥采盗挖、人为破坏、贩卖流失等恶性事件也全都发生在乡村。这是由乡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科学素质偏低、信息传递不畅、交通条件较差、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等因素综合造成的。可以说,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好乡村地区的化石资源,我国的化石保护利用的工作水平和综合成效必将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远安化石村是化石保护工作的重要探索与示范
湖北宜昌是我国近代地质科学研究的滥觞之地,李四光先生1924年曾在此开创性完成地质调查,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三峡地层系统,吸引大量学者来此深入开展各时代、各门类化石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仅就远安而言,孟宪民、许德祐、斯行健、杨钟健、董枝明等著名地质学家都曾在此采集化石并发表重要成果。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董枝明先生与加拿大学者关于远安三叠纪早期海生爬行类的合作研究成果,曾在国际古生物学界产生广泛关注和影响。
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正式认定和批准远安为首批国家化石产地,以盛产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河口乡落星村为核心保护范围。部化石办当年曾组织专家,对远安国家化石产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并指导落星村挂牌了全国第一个村级化石保护站,让“中国化石第一村”名片落户远安。2015年,又指导完成远安化石保护规划编制,明确其打造融科研、科普、研学、乡村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化石村发展目标以及“五个一”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十年来,远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积极推动化石村建设,在科研、科普、村庄治理、绿色发展诸方面均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通过围绕重要化石点,协同推进科学研究、生态修复、旅游功能区建设,让落星村国土空间结构和产业格局得以重塑,获得充沛发展动力,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落星村也由此从贫困落后山村,发展成为鄂西的明星村、网红村。一些重要经验和做法,已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全国不少化石产地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远安化石村建设取得的不凡成效,使我国乡村化石保护工作迈出了颇具意义的关键步伐。
三、要继续努力探索和创新乡村化石保护工作
远安化石村建设尽管已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果,但我们仍要清醒看到,化石资源的科学价值与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化石所涉及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化石保护管理、科普研学、文化创意等专业壁垒过高,使得无论是在远安还是其他地区,乡村化石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都尚未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有效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未能转化为文旅融合的产业优势,更未能在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释放出应有的自然伟力。对此,兹以为应当从三个维度破局突围:
一要坚定信心,以历史自觉把握时代机遇。每一块沉睡在地层中的化石,都是漫长生命历史馈赠给人类的“时间胶囊”。每一处化石村落,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见证。保护好、利用好这份自然馈赠,既是尊重、认知和保护自然的内在要求,更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化石保护不仅是地质科学命题,更是赓续文明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当下国家“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战略部署,与乡村振兴“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导向,为乡村化石资源活化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政策窗口。必须用足用好“地质+文化+生态”的叠加优势,让远古生命印记成为讲述乡村故事、彰显地域特色的独特IP。
二要加强创新,以跨界融合突破发展瓶颈。面对专业性过高的现实挑战,需要构建“科技赋能+模式革新”的双轮驱动机制。要搭建平台,引入各方专业团队,将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方法运用到乡村化石保护研究工作之中,要用AI、三维建模、虚拟复原等新技术降低古生物研究和化石文创转化的门槛,构建有更高安全保障的数字化平台。必须推动化石保护和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发展融合,打造“化石名片+生态农业”复合业态,开发化石发掘修复、远古世界、化石文创盲盒等沉浸式体验产品;要建立"政府引导+科研支撑+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将化石保护条款纳入村规民约,培育本土化石保护、修复、推广普及队伍。
三要扎实推动,以系统工程实现价值转化。建议围绕化石资源富集的乡村,高质量编制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化石保护与乡村旅游、科普研学、文化创意的衔接路径和重点工作内容,设立乡村化石保护专项基金,提升规划实施保障;要凝聚合力,推动打造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化石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开发化石寻踪和农耕体验综合文旅项目,筹办国际乡村化石文化艺术节,培育“科学为魂、产业作骨”的文化植株,使古老村落在远古生命遗迹的点缀下,化作唯美的诗意栖居;要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依法保护,严格落实《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构建"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保护体系,推行村庄规划与化石产地勘界立标工作融合,明确村庄基层组织的保护管理责任,改进化石村治理管理模式,按照一村一策,努力构建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化石村发展技术人才保障。
我们要以“让石头讲故事”的热忱与智慧,将远古生命的基因编码写入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愿意做好桥梁和纽带,与大家一道共同书写出"远古与未来交响"的乡村文明新范式!
今天是特别妩媚而温馨的三八妇女节,由衷地恭贺各位女神开心快乐、美丽健康!预祝2025海百合论坛暨化石村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愿咱们宜昌和远安政通人和、兴旺发达!祝福在座各位身体好、生活好、工作好、一切都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