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 10:39:18 价格:0 积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是从总体把握事物、研究问题、抒发情感。寥寥数语就能道出事物的面貌或本质。”近代以来,常有人以此自诩,鄙薄来自西方的科学是分科研究局部,没有整体观,其实这是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地球科学不了解产生的误会。
发生于欧洲的自然科学,开始确是将自然界分割研究,而有各学科之建立。但经过长期观察、反复实验和逻辑思维的运用,认识能力提高,到18~19世纪,已不仅能从整体上而且能把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认识,地质学的建立,即其表现。
地质学继哥白尼之后,突破神学的思想禁锢,到20世纪后期,已能认识地球乃是分别由岩石、矿物、大气、水和生物所构成的地球各圈层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大系统。各圈层既有区别又一刻不停地相互作用,今天的地球环境,只不过是这个系统暂时保持相对平衡的产物,因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整体认识,提高了应对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地质变动的能力,对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对事物的局部不认识,是无从正确认识事物的整体的。先秦庄周以“庖丁解牛”为喻,说明有经验的屠宰师傅在剖解牛体时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是因为这位庖丁已对牛体各部分非常熟悉,故能“游刃有余”。
遗憾的是,这种经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合乎科学要求的方法,在古代中国没有得到发展,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这种观念在以后的年代占了上风,使那时许多学者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是到自然本身去找原因,而是冥思苦想,用人事来解释。因此尽管中国古代贤哲对大自然的认识,迸发过不少天才的思想火花,但现代自然科学没有在中国首先建立起来。
诗仙李白注意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却无人去做大地是球形的探索与论证。
以为“地者恒静,动则非常”。遇到自然灾害,总有人以为是上天示警。虽然我国也有少量先哲从一些地质现象认识到海陆变迁,但缺少后继者去深入考察研究,未能上升形成一门学科。
地质学不得不从境外引进,至今对许多人来说仍感到生疏,以致人类认识地球处于初级阶段产生的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起作用。
为此,我写了一些文章尝试从科学的角度去评析,是个人的粗浅看法,有待深入探讨,亦有抛砖引玉之意。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国土资源分会《地球大视野丛书》编辑组,将这些文章选出一部分,编辑成为本书,除了我近期写作尚未出版过的科普文章外,根据本书主题和体例的需要,还收入了一些发表过的作品。有的是原文照录,部分作了删节修改补充。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由于本书篇幅所限,以及体例要求等原因,文章本有资料引用出处,现均略去,谨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