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国之最

2018-12-07 10:38:31

        2011年5月21日,中国新闻网一则报道震惊了古生物业内业外: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沈阳开馆。万余件展品展示了一段跨越38亿年的古生物史。

        位于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主体建筑形似一条恐龙俯卧在古老的地层上,身下掩藏着巨型恐龙蛋的这个博物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8个展厅,涵盖地球与早期生命、热河生物群、国际古生物化石、辽宁大型恐龙等主题。而且参观的顺序独具匠心,需要先沿着外部楼梯上到四楼,然后自上而下顺着地质年代逐层看过……

        该馆的镇馆之宝如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翔龙、“迄今世界最早的花”辽宁古果等10余件珍贵化石亦同时展出。

        众所周知,辽宁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化石宝库,也被誉为地球上“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和研究、合理利用辽宁的化石资源,2005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与沈阳师范大学自2006年起合作建设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开创了辽宁化石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也开启了我国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博物馆的新模式。

        博物馆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科研水平高、科普力量强、国际影响大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在职人员63人,包括研究人员20人、技术人员26人、管理人员17人;国内外兼职教授20人,其中院士6人。

        如今已75岁高龄的孙革馆长,是著名古植物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德国森肯堡自然科学协会通讯会员等。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高水平科研引领对化石保护的重视

        建馆以来,以孙革馆长为首的科员团队突出热河、燕辽生物群等特色研究,在早期被子植物、古鸟类、古两栖爬行类及辽宁古人类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已发表SCI检索论文90余篇,包括英国《自然》杂志论文6篇(第一作者3篇),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2篇,出版专著18部,完成科研项目71项,获各类学术奖励58项,包括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exleyi)成果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09世界/中国十大科技新闻”。2015年博物馆获批“国土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问世和宣传促进了社会对化石保护意义的理解和重视。

博物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增强化石保护的效果

        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0余万人次,举办国内外大型展览8次,建立中小学科普合作校71所。开展了“科普大篷车”、“小小讲解员”、“少儿科普剧”、“探索微观世界”、“达尔文课堂”等特色科普活动。

        “哪里最需要科学,我们就往哪里去。”这是博物馆专家团队的心声和使命。科普下乡村的路上,留下了他们太多的足迹;世界上第一朵花、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的恐龙,使乡村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份认知;二十倍、一百倍、一万倍……在电镜实验室里,他们手把手教导孩子如何制作电镜标本,白大褂、白手套、白口罩的背后是对科学的敬畏与严谨。

        “老师,会飞的翼龙是恐龙吗?赫氏近鸟龙的羽毛为什么和现代的鸟类不一样呢?”面对围坐在“达尔文课堂”里小朋友们渴望求知的眼神,他们生动地讲述着亿万年前远古生灵的“故事”。与此同时,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5位院士及10余位著名专家授课),招募了8届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博物馆被授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科普教育基地11个。团队积极探索古生物博物馆在化石保护工作中的“纽带”和“宣传课堂”作用,2018年出版了我国首部《化石保护基础教程》教科书,加强了对化石保护的理论研究,为我国化石保护人才培养和政策法规宣传做出新贡献。

博物馆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 扩大化石研究与保护的国际影响

        7年来,这里接待了美、英、法、德、俄等20国300余人次专家来访交流与合作;赴法、德等国联合举办展览4次;30余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或合作研究,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成果。在交流合作及联合办展中,着力宣传了我国近年来古生物化石研究成果及化石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博物馆还专设“国际厅”,展示了来自13个国家赠送的珍贵化石标本。其中,俄罗斯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克米梯耶夫院士赠送了他11岁在伏尔加河畔游玩时采到的菊石化石,特别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