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美丽化石]西藏早三叠菊石

2023-10-30 15:46:58

       菊石是一类以及灭绝的具有外壳的头足类动物,起源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距今约4亿年),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600万年)灭绝,一共具有约3.4亿年的演化历史。菊石是一类演化非常成功,在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海洋最为繁盛的无脊椎动物之一,其具有演化快,分布广等特点,因此被地层古生物学家用来作为标准化石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此外,菊石因其优美的螺旋外壳、多变的壳饰(肋、留点、弯曲得生长线等)、复杂弯曲的缝合线,丰富多彩的矿化色泽(如斑彩螺、黄铁矿化),是古生物学科普展陈以及收藏的极好材料。

       我国西藏南部海相下三叠统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和之后的生物复苏,现代类型海洋生态系统起源的理想场所之一。但受限于野外条件艰难、高寒缺氧,相关的研究一直较为缓慢,存在大量的认知空白。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教授、代旭博士等通过十年来长期坚持不懈对藏南下三叠统详细的菊石高精度野外采集和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出早三叠世菊石140种,并利用单元组合法建立了22个菊石带。该高精度的菊石生物地层框架为后续研究藏南早三叠世生物演化和环境变化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时间标尺。

西藏早三叠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