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2013-07-25 17:31:13

菊石

发布时间:2012-08-16 浏览次数:701 次

 

  

菊石化石及复原图

  

  菊石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非常普遍的化石,它起源于鹦鹉螺,以后独自发展,成为当时海洋中的重要生物。菊石的个体大小差异非常明显,小型菊石的壳不到1厘米,而巨型菊石的壳的直径可达2.5米。菊石最早见于晚古生代泥盆纪,距今约4亿年,在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全部灭绝。菊石全部为海生,游泳或在海底爬行生活。

  菊石的壳体是一个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锥形管,由原壳、闭锥和住室三部分组成。原壳是壳体最早发生的部分。闭锥由若干气室组成,中间有一条细小的体管通过,住室是菊石软体所在的部分。由于菊石的软体部分不能保存为化石,故在复原时只能参考现生的头足纲动物章鱼、乌贼进行复原。

  在菊石的壳表面可以有不同的纹饰,横向和纵向的纹线最常见,有些菊石还具有壳刺、瘤或结节等突起。菊石的缝合线是最引人注目的壳内构造,它是鉴定菊石属种的重要特征,对于缝合线的成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缝合线是为了调节整个身体的比重而形成。

 

深入观察菊石:

  菊石的壳旋卷,多呈盘状或球状。壳面光滑或饰有纹、肋、瘤、刺等。体管小、构造简单,除海神石目外,多位于壳的腹面,隔壁颈向后方伸延者,称为后伸体管,反之便是前伸体管。有的壳口可具单口盖或双口盖。隔壁边缘褶皱,与外壳接触处所形成的缝合线,类型复杂,对于研究菊石的演化及分类非常重要。缝合线可分为内外两部分,自腹部经两侧面到两旋环接合线(脐线)的部分称为外缝合线;自脐线经过背部到另一面脐线的部分称为内缝合线。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称为鞍,向后弯曲的部分称为叶,根据其位于壳的腹部、侧部及背部而分别各为腹叶、侧叶、背叶,位于脐线内外部分的叶称为脐叶,其在脐线外边的可

  见部分称为悬叶,再行分化成小型波状曲线便为助线系。有些科属的第一侧鞍又再分化,形成次生的叶部,其大小可与原生的叶相等,称为偶生叶。菊石缝合线一般可分为棱菊石型缝合线,鞍部及叶部均完整,不呈齿状,多见于晚古生代,可延至三叠纪;齿菊石型缝合线,又称菊面石型缝合线,鞍部完整而叶部分支成齿状,初见于早石炭世,以三迭纪为主,中生代后期也有代表;菊石型缝合线,鞍部及叶部均再分支成齿状,主要分布于侏罗纪及白垩纪。菊石亚纲根据缝合线的特征等可再分为八个目:似古菊石目、海神石目、棱菊石目、前碟菊石目、齿菊石目、叶菊石目、弛菊石目及菊石目。

 

转载网站:中国国土资源部网站 http://www.mlr.gov.cn/dzhj/gswhs/hszl/cjhs/201110/t20111027_1017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