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10:44:15
位于云南红土高原的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奇观集聚地,距省会城市昆明78公里,海拔在1600—1900米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特点,是世界最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因高大的石灰岩溶柱呈密集林状分布而得名。在公园区域内,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的石林成簇成片分布于山坡、沟谷和洼地之中,集中体现了世界上主要的石林形态。公园内除石林地貌外,还发育有石牙、溶丘、洼地、溶蚀湖、漏斗、溶洞、暗河、天生桥及瀑布等,它们与石林一起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貌全景图,被誉为“石林喀斯特博物馆”。辟为游览区的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景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区域。
石林的形成是在有利的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被两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经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蚀,随着溶沟的加深加宽,石柱被分隔出来而成为形态万千的石林奇观。
石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2.7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代,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漫长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剥蚀夷平状态。约六千万年前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晚第三世纪以来,石林地区继续抬升,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在持续的抬升过程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石林地貌也处在继承、更替和叠置的演变中,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云南石林,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质地貌的最好范例,具有最好的自然现象和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由于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